根
作者 林思如
大树无根 ,不会茂盛
人若无根 ,心必飘浮
我们的根又将在哪里停留
一步,两步 ,踏进育才
忽然发现我们心中之根的所在
在育才学习数年,受益数年
不倦的,毫不犹豫的与书缠绵
渐渐地恋上了五千年的文明
曾经是那么的遥不可及
如今却仿佛触手可得
她是一个温暖的怀抱
带着千年的光环
她是一团神奇的迷雾
藏着无数的惊喜
她是一片汹涌浩翰的学识之海
一点一点的
把你勾进延续数千年的万丈深渊
她是历史,是文化,是祖先积累的心血
她是我们心中的根
传统文化之浸润
老师现场给我们展示了书法技巧和正确的笔画。老师的书法端端正正,每一个横、竖、撇、捺都很精细。老师的示范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同学们都拿起毛笔,专心致志的开始写起来。通过这堂课我对书法的笔画有了更多的了解,还掌握了书法的正确字体。今天的收获满满的。
王一尧
这次的手工课是画京剧的脸谱。因为时间不够,画得有些粗糙,细节没有透出来。这张脸谱以灰色为主,再配上黑、红、白,仔细看看也没想像的那么糟糕。
历史古迹之氤氲
坐了一个小时的巴士终于到了清华园。元老师前天讲课时跟我们谈起过关于清华大学,他说这儿以前是一个园林,后来才建造了清华大学。在校园里游览散步时看到一群比我们更小的小朋友,他们天真的脸上挂满灿烂的笑容,照相时,这些孩子用清脆的嗓音喊出:“我要去清华大学。”他们都有梦想,有志愿,长大会尽力梦想成真。他们可爱的样子触动了我,我默默地想自己也应该有目标,激励自己梦想成真。我突然想到孔子说: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眼前的小朋友给了我启发,他们不就是我的老师吗?
孙佳博
颐和园的景色特别美,有山、有水和各种各样中国古代的建筑。老师告诉我们颐和园是清朝皇帝为祝贺母亲60岁生日建造的。以前在澳洲常见到成群结队的游客用手机照相,现在在中国我们变成了游客到处照相。
刘若音
在王府井我和李祖欣都给家人买了一包北京的特色小吃,想给姥姥和姥爷买东西,但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礼物。我像一只走失的小狗在市场里逛,直到看到一个卖珍珠的店,于是像蛾子见到了光明,一下子被吸引了。因为我知道姥姥喜欢首饰,我看中了一对耳环,但要价50元,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买下来。老板在装耳环时,我突然想起要砍价,就说40元,老板说45,我就答应了,递上50元,她只收了我40元,说我们是外国学生,就便宜点。我顿时感到很惊讶,因为根本没用上党老师教的砍价方式。之后,我们去了鸟巢和水立方,知道它们的设计是根据我们中国人的思想:天圆地方。今天真的很累,吃饭时大家一声不吭,好像熊猫一样睁不开眼睛。
尹薰之
进入清华大学先要安检,这和澳洲的大学十分不一样。问过校长后才知道原来游客都要过安检。进入学园,再走一段路才到达著名的“清华园”,漫步在园内,心中有小小的失望。如果要我比较中澳大学,我会偏向澳洲的大学,无论从气质上还是环境上,中国真的比不上澳洲,特别是清华的卫生间。
简腾飞
舌尖中国之滋养
在经历了近14小时的劳累旅途后,当我睁开眼,出现在我面前的是琳琅满目、各式各样的中西美食。当我吃着那熟悉的果子配豆浆时立马有了回家的感觉,再配上那劲辣的宫保鸡丁,马上让我神清气爽。
齐楷昕
今天,我们激动地准备着晚上的演出,在排练后,我们就去厨房体验包饺子。之前包过馄饨但包饺子是一种全新的尝试。我把肉泥放在皮中间,然后叠起来用拇指把两边一捏,就是一个饺子了。我们包得兴致勃勃,转眼就到饭点了。我们都开开心心地享受自己包的饺子,就算有一些饺子形象比较糟糕,但是我们都很开心。
叶梓佳
寸草之心报春晖
为期两周的春令营活动就要圆满的结束了,作为义工家长,作为领队的老师,我们非常荣幸地与孩子们一起度过了这一段难忘的时光!
在这里我们感触良多,要感谢国务院侨办和华文学院的领导为我们提供这个机会,让我们有幸来到中国的首都北京,这个承载中国文明和传承中国文化最好的地方,亲身体验和感受中国的文化,作为炎黄子孙,相信这段寻根的旅程让我们的每一位孩子都收获甚丰,也会成为他们一生中意义非凡且深刻难忘的经历
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天,我们却与这些孩子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感情!相聚是缘,再聚不易!衷心祝愿我们的孩子和各位家长All the best!
义工妈妈:戴洪艳
党老师是一位很慷慨、很聪明的人,他为鼓励我们送礼品给我们。爱丽丝老师是一位喜欢帮助别人的老师,她帮助我填写飞机上的到达卡。张老师是一位有智慧的老师,虽然她表面有些严肃,其实很有趣,她带我们去好玩的地方,吃好吃的东西,我们都很高兴。范校长看起来也很严肃,但其实很贪玩也很有趣。如果没有他我们就来不了这里。我爱这些老师。
吴凯文
编者语
今天悉尼中国育才学校在这里拥有了一个新的开始,我们搭建了一个与各位述说老师们坚持有灵魂的语文教学理念并与大家交流的平台,搭建了一个帮助孩子们实现个人修养与公共关怀统一的平台。
创建悉尼育才微信公众号,正是为了记录学校这些值得铭记的创举和育才人的故事。在这里发生过多少如烟的往事,无时不刻不激励着我们,让我们努力构建理想的校园,坚持给更多的孩子提供越来越优质的中文教育。
希望您,能透过之一平台感觉到孩子们内心的窗户在一扇扇打开,天生的直觉和悟性被照亮。能感受到老师们的追求、烦恼、忧虑、甚至抱怨,以及最微不足道的祈求和最难以冰释的缺憾。
我们从“寻根”起步,任重而道远,有大家的支持,我们定会根扎深壤,芬芳四溢,愿与更多的孩子、老师、家长和同行分享。
希望我们的微信公众号凝聚成天然的磁场,成为您怡然栖息的典雅庭院。
鲁迅先生在《白莽遗诗序》中有这么一段:
“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
“进军的第一步”,那是创刊的步伐,“东方的微光,冬末的萌芽”,那是创刊的风景,风景这边独好。
谢谢您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